- 文始真经言外旨
- (文始真經言外旨, 文始真经言外旨) 經解類典籍。 《道藏》本九卷, 編前有寶祐二年作者陳顯微及其弟子王夷序, 知此書蓋刊於宋理宗寶祐二年(1254)。 然陳顯微自序謂: 〝今將九篇分為三卷, 以見自一生三, 自三成九之義〞, 後復有小注曰: 〝原上、 中、 下三卷, 今離為九卷〞。 蓋原書為三卷, 後離為九卷。 每篇各為一卷, 篇目及篇題解均與孫定傳《關尹子》本同。 編後有《葛仙翁後序》亦同於孫定傳本。 《文始經》為關尹子著。 據《關尹子傳》: 老子西出函關, 關尹喜望見有〝紫氣浮關, 知真人當過〞, 遂候之, 果得遇老子, 老子為著書, 喜既得老子書, 亦自著書九篇, 名《關尹子》。 關尹喜後被賜號文始先生, 所著書後為《文始真經》。 《漢書.藝文志》有《關尹子》九篇, 劉向《列仙傳》作《關令子》、 《隋書》、 《唐志》皆未著錄。 南宋時, 始在永嘉孫定家發現此書。 此注編前陳顯微弟子王夷序云: 此注〝或因言而悉旨, 或轉語以明經, 或設喻以彰玄, 或反辭而顯奧, 或句下隱義, 或言外露機, 或指意於言前, 或顯微於意外, 大率多《關尹子》言外之旨, 故總其多者目之曰《言外經旨》。 王夷以《易》、 《欏伽》、 《關尹子》為三教經典之最精微者, 陳顯微稱學者當以《關尹子》與《道德經》參觀之。 以道無乎不在, 無是道則天地造化或幾乎廢矣〞。 (自序)。 聖人為道之體, 建中立極。 此注分章詮釋, 首篇多發明五千言之旨, 其它各篇, 或取儒家之說, 或述釋氏之意, 以道家為宗, 融攝三教於一體。 此注收入《道藏》第453至454冊, 洞神部玉訣類〝賢〞字帙中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